首页    科研产品    与宜宾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

与宜宾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

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实验工程师“3+1”培养计划
在中国制造2025,宜宾“8+2”产业和“双城”战略背景下,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依托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与宜宾学院结合各自优势,共同研讨制定实验工程师学研产联合培养计划。计划通过四年“3+1”(3年学校理论学习,1年企业实习)学研产联合培养,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很强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熟练维护操作实验设备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的实验室工程师,未来可就业方向包括检测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服务宜宾新能源汽车产业。

工作任务

►  云控管理平台的研发:该平台由底层云控基础平台和上层云控应用平台组成。底层云控基础平台通过“车-云”、“车-路”、“云-路”网关,实现单车联网控制、多车协同控制、场端交通系统管控、远程驾驶控制功能。上层云控应用平台全面对接园区现有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车辆任务规划、运营管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功能。

►  三大协同体系的开发和打造:基于云控平台,提出三大协同体系。车路云协同体系,实现“人-车-路-云”交通参与要素的信息全耦合,提升车辆运营安全,降低车辆自身成本及运营成本;基于5G的人-机协同体系,实现无人驾驶日常运营与远程有人监控及临时接管的无缝耦合,进一步提升运营安全性,提升运营效率;业务协同体系,为功能型无人驾驶车辆运营与园区既有管理系统之间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和控件,支持针对园区实际业务场景的功能型无人驾驶二次开发定制,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标准件开发:研究高精度定位、全域(室内外)融合感知、5G远程驾驶、多车调度决策控制、单车网联决策控制等车辆底层基础控制技术。

 

市场化意义

►  园区功能型无人驾驶需求日益旺盛,其外延可拓展至各类型园区,涵盖公园、景区、物流园、工业园、开发区、港口、机场、矿区等,是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我们计划为该场景提供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综合性交通解决方案。
►  项目计划用1年时间在宜宾形成1-2个具有指标意义的综合性示范案例,为园区客户提供涵盖多类功能型无人驾驶车辆的综合智慧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形成200-300万销售收入。预期三年内形成系列化的解决方案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形成5000万/年以上的收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