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固态电池与新材料研发团队组建于2021年10月,目前拥有研发人员42人,其中硕博占比60%以上。团队在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电池安全研究基础上,深耕高安全电池开发。主要包括高安全电池材料开发、高安全电池技术开发和全固态电池开发。

     

    目前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预锂化高硅负极、原位固化技术、超薄高离子导率电解质膜、低成本硫化物电解质宏量制备和正极材料包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已申请相关专利30余项,多项关键技术已实现样品试制。

    究团队介绍

    高安全高比能固态电池研发技术路

    高安全及下一代电池材料

    高安全电芯设计⽅案
    原位固化配方及工艺解决方案
    高稳定性功能涂层/添加剂解决方案
    高安全电解质⽅案
    高安全电极材料解决方案
    高能量密度电池设计⽅案
    材料体系选型方案
    高比能体系工艺解决方案
    高活性材料利用率电芯设计方案

    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高离⼦导率固态电解质供应
    高离⼦电导率
    良好的机械强度
    宽的电化学稳定窗⼝
    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高离子导率电解质膜解决方案
    产业化固态电极片解决方案
    固态电极离子输运通路解决方案
    全固态电池装配方案解决措施

    高安全电池解决方案

    高克容高稳定性HV-NCM正极材料供应

    高倍率尖晶石镍锰酸锂样品材料供应

    高容量富锂锰样品材料供应

    安全包覆层高镍正极材料供应

    高硅碳负极材料供应

    高硅碳预锂化负极材料供应

    高安全电解液供应(提升热失控温度T2)

    高安全电解液供应(降低热失控最高温度T3)

  • 智能电池管理技术

    智能BMS核心技术

    智能BMS方案优势

    基于数据驱动的参数估计,提高了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估算精度可靠性,准确性。

    本地BMS+云BMS相结合突破了电池安全预警,故障预警的技术瓶颈。

    OTA技术,能有效地减轻软件售后成本;使软件参数更好匹配每一台动力电池,做到一车一软件。

    智能充电技术&智能热管理技术,能有效的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温控能量,提高续航里程。满足功能安全架构的BMS产品设计,电芯、模组、BMS和Pack均为标准化设计,电池包故障诊断快速定位故障,提高软硬件可靠性,降低软件维护成本。

    智能充电策略
    热失控预警策略
    Cloud-BMS
    OTA(Over The Air)
    无线通讯技术

    低温电池管理技术

    获奖情况

    低温应用技术在箱量第一车型宏光Mini-EV中应用,经第三方独立机构测试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项目获得2021年四川省经信厅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研发支持奖励

    低温电池管理技方案优势

    电池安全解决方案

    电池管理技术科研咨询服务

    开发内短路损伤测试方法,以等效短路内阻为核心参数,判定内短路损伤程度
    研究内短路特征及失效模式
    全电池内短路热失控模型正向建模方法,探究内短路热失控边界
    基于物理模型的全气候全工况电池内短路自适应检测算法

    高精度电池单体及模组的热参数模型
    基于 ANSYS Fluent  的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建模仿真
    基于电池系统热失控蔓延机理,开发了四代热失控蔓延仿真模型
    基于模型的能流分析精准确定热蔓延主传热路径,设定最优阻断方案进行热流调控

    电池测试与建模
    电池管理算法开发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咨询服务
    电池系统安全性评估、电池系统安全解决方案技术咨询

    加热速率为现有方案的4-5倍;相对于传统外部加热方式,双向脉冲加热的方式能够实现电池内部更为均匀的温度分布,从而有效地减少因电池内部温度梯度造成的容量衰降问题


    加热策略成本低,车载方案只需增加云控芯片,桩端方案与V2G互动双向桩结合即可实现


    对电池老化影响小,在电动汽车电池加热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重卡换电系统

    联合合作伙伴提供不同的模块化、多应用场景的重卡充换电解决方案, 包括重卡换电系统总成、换电智能机器人、车载换电底座、动力电池 PACK储充设备及配套的控制信息系统,侧换式、顶吊式以及可兼容的多种形式的全自动换电装备。

     

    目前,基于宁德时代电芯,所研发的换电电池系统总成和成 套换电设备已批量投入市场,与陕汽、福田、北奔、华菱、徐工、三一等多家重卡企业联合推出相关换电重卡产品。

    换电站特点

    换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便捷性高、功能性全的特点


    换电全程自动化,精准度高,能源补给时间短

    应用案例

    院士工作站成果孵化企业(四川智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融合换电站

    关键技术

    换电接口行业标准装置配置
    顶吊和侧换兼容的换电机构及系统
    车载换电系统集成及轻量化设计

    高容量换电连接器
    定位锁紧机构的优化设计
    通讯协议

    电池管理优化策略
    高度集成的电池管理芯片BMS
    五轴机器人设计

    致力于通过标准化的超级底盘,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造车,重构汽车研发模式,赋能场景拥有者定义汽车,开启新造车2.0时代。

    电池集成底盘平台

    既能上下分离解耦开发,又能上下一体共同承载


    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态和供应链,极大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造车周期和成本。

    技术创新

    全线控底盘-整车性能定义自由
    高集成热管理-整车布置自由
    可插拔环网EEA-开发自由
    CTC电池系统-里程自由

    应用优势

    智能电动车核心能力高度集成于底盘


    超级底盘高度集成智能电动车的核心能力:三电、悬架、制动、转向、智驾系统及热管理系统,是为造车自由而生的软硬一体化操作系统。

  • 碳排放分析及管理服务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创新中心联合高校及行业资源,将交通、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园区等各类城市要素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数据进行收集和研究,打造区域碳排放研究中心以及碳大脑平台,为地方的碳排放综合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解决方案

    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开发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车载电池管理终端,通过边缘计算终端可有效减少数据上传量,提升数据质量,降低传输错误率和提高计算分析效率,“云-边”结合协同赋能新能源大数据的多场景应用。

    多场景数据智能应用方案

    基于车联网大数据,将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进行数字化赋能,打造多个数据智能运营创新应用场景,协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客户进行新能源汽车数据的个性化业务拓展并实现应用落地。

    为地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企业提供车联网大数据的标准咨询服务,使之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字段的采集和利用。

     

    帮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基于用户使用特征优化同类产品设计,利用大数据更好地理解产品性能和核心竞争力。

  • 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的手段,促进能源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更加智能化,流程更加便捷化,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少的环境污染,实现能源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便携式电源

    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移动电源。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 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家用储能设备

    (利用分布式光伏、风能发电,提供的家庭供电解决的方案电器框图)

    智能微网系统

    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根据适用场景要求,可定制化开发。

    换电站特点

    电网侧:紧急备用及动态无功支撑、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获取需求侧响应及削峰填谷收益


    用户侧:延缓配电扩容、削减基本电费、提供紧急备用、提高电能质量、获取需求侧响应及削峰填谷收益


    多能互补及微电网侧:延缓配电扩容、提高能源利用率、获取需求侧响应及削峰填谷收益、配售电服务、为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电能

    能量管理系统EMS

    能量管理系统(EMS)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称。其主要功能由基础功能和应用功能两个部分组成,包括数据采集与监视(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经济调度控制(EDC)、电力系统状态估计(SE)、安全分析(SA)、配电自动化与管理(DA/DMS)和调度模拟培训(DTS)等。

    EMS系统功能价值